2019-9-23 21:49
宅~有何不可
韓國男青年發起“反女權”運動 男性就業困難都怪女性搶位?
2017年末開始,一場反性侵與性騷擾運動#MeToo席捲全世界。這一運動發起近2年瞭,後期逐漸陷入女權主義之爭。
#MeToo運動搞過火瞭嗎?韓國多數年輕男性是這樣認?的。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367/w593h574/20190923/7a34-ifaencf2211801.jpg[/img]
韓國男性正在抗議女權主義/“亞洲女權主義者”組織推特截圖
據《韓國先驅報》報道,最近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韓國20至30歲男性中,超過76% 的人持“反女權主義”觀點,他們認?女權主義不再是單純的主張性別平等,而是演變成一種性別歧視和仇恨。這樣的趨勢從#MeToo運動爆發後愈加明顯。
受夠瞭“畸形”的女權主義,韓國男青年坐不住瞭。
“?男人的正義而戰”
據CNN報道,去年,一名39歲企業老闆在韓國餐廳吃飯時被指性騷擾一女性,除瞭受害者證詞之外,事件缺乏其他證據,但是最後這名男性被判入獄6個月。此事激起男性?體的反對聲浪。
29歲的韓國男青年Moon Sung-ho看到這則新聞後怒瞭,隨即成立一個名?“Dang Dang We”的組織,旨在“反對過度的女權主義,?男人的正義而戰”。
今年9月初,Moon Sung-ho帶領組織在韓國國民大會上舉辦專題討論會,他表示,#MeToo運動已經變得扭曲,女權主義的宣揚也變成散播暴力和仇恨。
除瞭#MeToo運動之外,韓國女性從去年5月開始還發起瞭“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My life is not your porn)運動,數萬女性走上街頭抗議色情偷拍,成?#MeToo運動的一種延續。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100/w1024h676/20190923/4fcf-ifaencf2211884.jpg[/img]
近年來,韓國公廁偷拍事件頻發。警方在仁荷大學女浴室內使用紅外儀器檢測隱蔽攝像頭。/視覺中國
在近一年裏,韓國政客、娛樂明星、上班族接二連三受到性騷擾指控,相關消息被媒體大肆渲染,以至於在男性?體中形成一種恐慌。
“在酒吧裏,我通常都會坐在離女性遠一點的位置,以防一些動作被誤認?性騷擾。”即將大學畢業的男性學生Kim說,以前他支持女權主義,現在認?女性追求更高地位的目的是“壓倒男性”,“女權主義者往往執行雙重標準”。
Kim表示,他認同40歲至50歲的韓國女性屬於社會弱勢?體,但是“我不相信20歲至30歲的女性受到性別歧視。”
事實上,韓國性別平等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2018年全球性別差距排行榜中,韓國位115名,在所有G20國傢中排名倒數第三,落後於中國(103名)、印度(108位)、日本(110名)。
20多歲的韓國男青年Park指出,性別不平等問題是上一代人遺留下來的,現在卻要年輕人?此付出代價。
去年,韓國饒舌歌手San E在一場演唱會上用FreeStyle的Rap嗆聲:“女權主義者No,你們是精神病!”激怒瞭臺下觀?而被轟下臺。
韓國女性發展研究院對全國1000名不同年齡段的男性進行問卷調查,60%的20-30歲青年認?,性別平等是製造社會矛盾的來源。
男性因職場競爭而“厭女”
據韓國媒體Koam-TV報道,韓國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近10年來,青年失業率從6.9%上升至9.9%。韓國大城市的房價仍然在持續攀升,比如在首爾買一套普通公寓,平均價格約?67萬美元。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80/w960h720/20190923/88a5-ifaencf2211885.jpg[/img]
韓國首爾地鐵內上班族擠早高?地鐵/視覺中國
韓國年輕男性對就業感到焦慮,一大重要原因是政府制定瞭一系列針對女性的就業優待機制。比如2017年底,韓國女性傢族部(The Ministry of Gender Equality and Family)制定瞭促進女性就業的5年計劃,旨在提高女性在政府部分、事業單位以及公立學校的就業比例。
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2016年面向1500名15~34歲?體進行調查(《關於男性生活的基礎研究Ⅱ》)的結果顯示,男性認?“二三十歲的女性”是韓國最?受惠的?體。
他們認?,女性不用去部隊服役、不用承擔撫養傢人的義務等等,都是女性獲得的“惠澤”。
據韓民族日報報道,在韓國,未能順利就業的20多歲男性傾向於將這種被剝奪感以厭惡女性的方式表現出來。事實上,20歲至30歲是女性經濟活動參加率超過男性的唯一年齡段。
和平學與女性學研究者鄭熙真表示“一旦男性集團內部競爭深化,差距擴大,位於下層的男性就會傾向於把怨氣撒在女性身上,而不去針對那些位於金字塔頂端難以看到的最上層既得權權力?體”。
據CNN報道,韓國女性的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但就業率卻仍然非常低,招聘中歧視女性的現象在許多層面長期存在,這往往歸咎於根深蒂固的男權文化。
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敢於講出她們在求職以及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歧視問題,韓國國傢人權委員會與就業和勞工部也在積極調查就業歧視案件,追究涉事單位責任。
文在寅“兩頭不討好”
據《東亞日報》報道,2017年文在寅競選總統時?獲取更多女性選票,他許諾將“成?女性主義總統”。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107/w1024h683/20190923/e6ac-ifaencf2212016.jpg[/img]
文在寅/視覺中國
2年前,超過50%的20-30歲男性支持文在寅,但如今這一?體中僅30%支持現任總統。文在寅的女性支持率在2年內大幅上升至63.5%。這一變化來源於總統施行的一系列利於女性的政策。
但是,部分韓國女性對文在寅在性別平等上的表現依舊不滿。去年7月,2萬名女性聚集在首爾鍾路區的一條公路上,向文在寅喊話:“自稱女性主義者的總統,請立刻回答!”
這一集會針對的是文在寅總統在國務會議上針對弘益大學裸體模特事件作出瞭“不是偏袒調查”的發言。集會主辦方批判說:“作?女性主義者展開競選遊說並拿走我們選票的‘男總統’,應對其輕率發言進行道歉。”
女性們穿著象徵憤怒的紅色衣服,提出瞭“不要袒護男性加害者,應該拘捕!”“任命女性出任警方高層職位!”等要求。
雖然2022年韓國總統選舉還很遙遠,如何同時獲得20至30歲男性和女性的選票,已經成?許多熱門候選人正在思考的關鍵問題。
文/沁涵